中金公司一季度业绩高增,投行业务困在价格战中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高尚 1.6w阅读 2025-04-29 09:37
中金公司业绩双增,一季度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10.5%,投行业务价格战已经展开。

4月28日,中金公司(601995)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47.7%;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64.9%。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长84.4%至34.1亿元。

中金公司表示,这一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与股票业务的显著提振。数据显示,一季度资本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日均成交额达到1.77万亿元,两融余额升至1.87万亿元,新发基金规模同样呈现明显增幅。

投行业务受挫

在整体业绩预增的背景下,投行业务的表现却呈现出复杂的图景。一季报显示,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4亿元,同比下降10.5%。2024年,中金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31亿元,同比下滑16.4%,主要受制于境内IPO业务的收缩——全年主承销IPO规模仅35.9亿元,同比降幅高达89%。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至4月28日,中金公司作为主承销商,收入合计1.28亿元,市场份额占比为6.58%,排名第五。

中金投行业务的收入结构正经历深刻调整。在境内市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IPO审核趋严,2024年A股IPO数量同比减少56%,募资额下降70%,这直接导致中金作为保荐人的项目数量从2023年的17家缩减至6家,承销额排名跌至行业第八位。

星宸科技(301536)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中金公司作为其持续督导的保荐机构,持续督导费用合计10.6万元/年(含税)。值得注意的是,10万-15万元通常为中小型券商对新三板公司的年收费标准。而2024年中金公司的人均薪酬为64.26万元,投行部门薪酬水平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这一费用情况更显特殊。

价格战不可避免

在IPO业务收缩的同时,再融资业务成为重要补充。2024年,中金定增承销额达160.95亿元,但承销费率持续下行,全年平均费率仅0.49%,较2021年下降44%。

一汽解放(000800)的2024年年报显示,中金公司作为保荐承销人,保荐费、承销费及持续督导费总额为人民币9万元,费率低至 0.005%。有观点认为,中金公司极低费率的背后旨在维系与大型央企的长期合作,为后续并购重组、债券承销等业务奠定基础。不过,这一“地板价”操作不仅刷新了行业下限,更揭开了投行业务持续陷入价格战泥潭的现实。

《财中社》注意到,1月22日中国核电(601985)披露的公告显示,中信证券(600030)负责的中国核电140亿元定增项目保荐承销费用也仅为30万元,费率低至0.0021%。由此可见,券商之间投行业务的价格战已成为行业共性难题,甚至从局部竞争蔓延至全领域。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金额(包含IPO与再融资)为1752亿港元,较2023年的1424亿港元上升23%。在新股IPO市场,2024年共有70家企业成功IPO上市(未包含GEM转主板上市企业),与2023年数量持平;IPO募集金额为876亿港元,较2023年的463亿港元大幅上升89.2%。

从IPO承销保荐维度来看,中金公司以359.7亿港元的保荐规模稳居IPO保荐规模榜榜首,美林以92.3亿港元位居第二,瑞银以42.8亿港元紧随其后位列第三。从IPO保荐家数方面,中金公司以参与19家IPO的保荐数量拔得头筹,中信证券(香港)以12家保荐家数位列第二,华泰金控以7家保荐家数位居第三。

业内人士认为,投行业务的竞争将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在这一过程中,中金若能在战略转型中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有望在行业洗牌中重新确立领先地位,而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企业的战略眼光,更需要对专业能力建设的长期投入与耐心培育。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