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第一股”之争的十字路口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余伟 1.7w阅读 2025-04-27 12:06
文远知行的收入在2022年达到顶点后,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12月,小马智行宣布Robotaxi的毛利已经实现了单车运营盈亏平衡,毛利率已经转正‌。

第七代Robotaxi发布后,小马智行(PONY)再宣布与腾讯云战略合作。受消息面影响,小马智行美股股价两天拉涨约82%。但冰火两重天,与小马智行上市时间相近的文远知行(WRD)下跌约20%。

两家自动驾驶领域“双子星”,在“Robotaxi第一股”的争夺上,分化和背离的“十字路口”似乎出现了。

4月23日, 2025上海车展开幕,小马智行公布了第七代 Robotaxi 家族三位成员: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 T5、丰田铂智 4X、广汽埃安霸王龙。官方介绍其采用 100% 车规级零部件,60 万公里设计寿命,自动驾驶系统方案成本下降 70%。

一天后,小马智行再宣布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围绕L4级自动驾驶研发和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落地开展战略合作。

小马智行创始人彭军和文远知行创始人韩旭都出自百度(09888) “智驾黄埔军校”。 彭军曾任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首席架构师,韩旭曾担任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首席科学家。2016年、2017年,怀抱着无人驾驶梦的二人,分别离开百度,相继创立了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

百度走出的自动驾驶“双子星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2018年底推出了中国首个Robotaxi服务PonyPilot;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于2019年在广州开启Robotaxi 商业化试运营。

体量方面,两家公司非常接近。小马智行近三年营收合计达到15.24亿元,文远知行三年营收合计12.91亿元。小马智行7轮融资超过13亿美元,文远知行10轮融资累计超过10.9亿美元。美股上市时,小马智行募资金额2.99亿美元,成为当年美股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规模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文远知行募资金额1.38亿美元。

截至4月25日,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总市值分别为26.42亿美元和20.17亿美元。但一直争夺“Robotaxi第一股”的两家公司,主营业务差别却也比较明显。

专注于Robotaxi的小马智行,其Robotruck(自动驾驶货车)业务自2020年展开,12月在广州获得无人驾驶卡车道路测试许可证;2024年初,Robotruck获得了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提供收费服务的许可。三年间,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货运服务(Robotruck services)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33%提升至2024年的53.87%,成为目前最大的营收来源,收入金额从2236万美元增至4040万美元。

而更凸显技术含量的Robotaxi业务,营收占比保持约10%左右。2024年,小马智行Robotaxi营收同比下降5.3%至730万美元。而曾经的营收大项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占比,则从2022年的54.3%降至2024年的36.4%,金额从3705万美元降至2730万美元。

文远知行营收连续两年下滑

与强调自己专注在robotaxi赛道上的小马智行不同,文远知行定位于“通用自动驾驶“,提供从 L2 到 L4 的自动驾驶产品和服务,满足包括客运、物流和卫生行业在内的开放道路上的绝大多数交通需求。

文远知行的营收也更多元,拥有五条业务线:Robotaxi、Robobus(自动驾驶小巴)、Robovan(自动驾驶货运车)、Robosweeper(自动驾驶环卫车)和 ADAS 解决方案服务。营收大致被分为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分别代表出售无人驾驶车辆的收入与提供包括自动驾驶相关的运营和技术支持服务、ADAS研发服务和智能数据服务等收入。

2024年文远知行卖出的无人驾驶车辆总数成倍增长。财报显示,2023年,文远知行卖出了22辆,包含3台无人驾驶出租车、19台无人驾驶小巴;2024年卖出的车辆总数则翻两番增至91辆,含18台出租车、14台小巴、10台物流车和49台清扫车,但该部分收入总额只增长了61.9%,至8771万元;而2022年,产品收入还有3.4亿元。

2022年以来,文远知行部分来自产品收入的减少被服务收入的增长所抵消,服务收入从2022年的1.9亿元增长至2.7亿元,营收占比亦从36%提升至75.7%。

但文远知行的营收呈现令人担忧的下滑趋势,其收入在2022年达到顶点后,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28亿元、4.02亿元、3.61亿元。

文远知行行政费用大于研发

在无人驾驶应用全面铺开的同时,文远知行的运营范围也更广。

小马智行的战略是“Robotaxi优先、中国优先和一线城市优先”,目前仍只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文远知行则在国内的8个城市运营,并将业务扩展至9个国家/市场的30个城市,包括在法国德龙省推出欧洲首个自动驾驶小巴商业运营项目;2025年二季度在瑞士苏黎世开启Robotaxi纯无人运营;2024 年12月,文远知行Robotaxi上线阿布扎比的Uber平台。

这也导致销售和行政费用的大幅度增长。文远知行近三年的运营费用合计约51.08亿元,高于小马智行同期的46.8亿元。细看各项支出,文远知行销售和行政费用的增长远远超过其研发费用的增长:三年间,其销售与行政费用合计从2022年的2.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93亿元;研发费用则由2022年7.59亿元增至2024年的10.91亿元。作为对比,小马智行的销售与行政费用合计,只从2-22年的3.4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8亿元。

对自动驾驶公司来说,在尚未大规模商用前,研发支出高低更能影响公司的生死存亡。在小马智行2024年研发费用创新高,同比增长95.7%达到17.27亿元的同时;文远知行2024年的研发费用只有10.91亿元,首次低于销售与行政费用总和。

较高的费用支出导致相较之下,文远知行的亏损也更大。三年内,其亏损总额达到57.64亿元,小马智行的同期亏损总额合计为38.85亿元。

小马智行Robotaxi毛利已转正

文远知行短期收入主要由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环卫车和ADAS解决方案推动,摩根大通预测约占2024年总收入的 85%,原因是这些业务相对更为成熟,而且终端客户和业务模式明确。

而两家公司业务结构的区别或许决定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分化。小马智行专注于Robotaxi和Robotruck,这两个市场的潜在规模要大得多,尤其是Robotaxi。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预计2030年,全球Robotaxi的市场规模可达666亿美元,中国市场达到390亿美元;全球Robotruck的市场规模可达268亿美元,中国市场可达123亿美元。

尽管在2024年,由于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服务对收入的贡献增加,使得小马智行的整体毛利率降低至15.2%。但小马智行称已经发布的下一代Robotaxi成本将下降70%,并将在2025年下半年大量生产,这将是其商业化拐点到来的前提。

2024年12月,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更表示,小马智行Robotaxi毛利已经实现了单车运营盈亏平衡,并且毛利率已经转正‌。

要使Robotaxi毛利率为正并不容易。业内观点是,由于国内打车费便宜,Robotaxi要实现毛利为正,必须极致压低硬件和软件成本,同时满足L4级自动驾驶要求。目前的L4级自动驾驶仍需要依赖激光雷达,根据光大证券研报,小马智行Robotaxi的感知硬件包含7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数量上略多于文远知行的7个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若能在满足软硬技术的基础上,还能将成本下降70%,其毛利转正的前景应该较为明朗,商业化拐点也会更快到来。

据官方披露,小马智行Robotaxi的车队规模虽小于文远知行,截至2024年11月有约250辆,而文远知行有约400辆。但小马智行累计完成订单数截至2022年4月约70万单;文远知行累计完成订单数截至2021年11月只有约14.7万单。

当然,更值得关注的数据是,2025年3月,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已累计完成1000万单。而广汽埃安将联合滴滴自动驾驶推出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L4 Robotaxi车型,计划2025年底量产交付。(详见财中社《广汽、滴滴自动驾驶联手打造,前装量产L4车型亮相》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