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4月17日,唯品会(VIPS)递交20-F文件披露2024年报。2024年,唯品会实现营收1084.2亿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78.39亿元,同比下降4.4%;GMV同比微增0.6%至2093亿元。
与此同时,唯品会最新的股权结构也逐渐清晰。
回购与分红
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唯品会创始人沈亚及其妻子合计持股比例达17.4%,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投票权占比64.5%,维持绝对控制;联合创始人洪晓波持股比例由9.6%升至10.5%,而腾讯(00700)持股比例从11.8%增至12.5%,稳居第二大股东。
图片来源:唯品会2024年报,下同
股东持股比例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公司持续股票回购。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公司总股本由1.08亿股缩减至1.03亿股,导致流通股总量下降,进而推高主要股东持股占比。这种“缩股式”操作既提升了控制权集中度,也向市场释放管理层看好长期价值的信号。
虽然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下降4%左右,但唯品会董事会近期仍然宣布将派发2024财年年度现金股息,每股普通股派发2.4美元或每份美国存托凭证0.48美元,预计总派发金额为2.5亿美元。若据此计算,沈亚夫妇将获4392万美元,约合3.2亿元;联合创始人洪晓波获2662万美元,折合近2亿元人民币;腾讯则分得3084万美元。这也是唯品会自2023年首次派息以来第二次回馈股东。
而高额派息也印证管理层近两年对现金流掌控力。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有现金及等价物达263.5亿元,短期投资18.7亿元;资产负债率44.55%,相较前两年超45%的资产负债率有所改善,且为近十年来最低。
连续49个季度盈利,核心数据连降
分季度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是唯品会连续第49个季度实现盈利。但同时,2024第四季度营收同比降4.2%至332亿元,净利润同比降17%至24.46亿元。
在保持盈利的态势中,唯品会不可避免地迎来压力,其核心数据"连降"折射出面临的深层挑战。
一是用户增长失速,2024全年活跃用户数同比减少270万至8470万,2024第四季度同比减少280万至4570万,其中880万的SVIP用户数量虽仅占用户总量约十分之一,却贡献了49%的销售额;二是品类集中风险,穿戴类GMV占比升至75%的历史高位,过度依赖服饰尾货处理,在美妆、家电等领域难敌综合电商平台;三是价格战挤压利润,全年毛利率23.5%,较2023年下降0.8个百分点,特卖模式议价空间收窄。
图片来源:海豚投研
面对增长瓶颈,《财中社》发现,唯品会正从多个维度重塑特卖模式的竞争力。
一是供给侧深度绑定,2024年唯品会深化与国内200+一线服饰品牌的合作并引入1500+新品牌,包括Acne Studios、法国老佛爷百货等高端品牌;二是技术赋能效率革命,自研"朝彻"大模型应用于智能补货系统后,滞销商品占比下降15%,动态定价模型提升折扣商品利润率3个百分点;三是线下奥莱战略突围,2019年收购杉杉商业集团后,奥莱布局加速,2023年天津、太原项目开业,2024年武汉30亿元新项目落地,线下渠道不仅消化库存,更触达低线城市消费升级需求。
特卖模式的未来
近年来,唯品会除了要面对传统老对手的竞争,随着如字节跳动旗下抖音,以及快手(01024)等内容电商崛起,特卖市场份额正在遭受持续冲击。
当特卖模式走过13个年头,唯品会的转型或已刻不容缓。
有分析人士指出,唯品会正处"价值重估关键期"。若能突破9000万活跃用户的天花板,同时将SVIP占比提升至15%,或有望打开百亿美元的估值空间。
而唯品会的股权变迁与分红策略,也折射出中国垂直电商的生存智慧。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通过财务手段优化股东结构、强化投资者回报,或能成为存量竞争时代的有力武器。
然而,要真正赢得长期资本青睐,仍需在用户体验与盈利模式上找到突破性创新。
截至4月17日美股收盘,唯品会微涨0.56%,报12.46美元。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