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21个月波折,华电新能于2025年3月25日重启IPO,募资目标从300亿元大幅压缩至180亿元。同时,428.71亿元的应收账款与73.06%的资产负债率,揭示其财务隐忧与新能源行业阵痛。
在央企竞速分拆上市潮中,这家装机规模位居前列的企业,能否顶住补贴退坡和盈利下滑的双重压力,仍待市场检验。
募资缩水120亿背后的央企竞速
《财中社》发现,华电新能IPO之路坎坷。2023年3月,上交所受理其IPO申请,6月15日过会,却因8月证监会收紧IPO政策停滞近两年。2024年IPO审核重启,受理企业锐减至20余家,华电新能成为首批提交注册的企业之一。最新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发行40亿至154.29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30%,募资180亿元全部投向1516.55万千瓦风电和光伏项目,总投资高达804.46亿元,剩余缺口需自筹资金填补。
来源:公司招股书注册稿,下同
相比之下,华润新能源3月14日获深交所受理,募资245亿元刷新纪录,拟新增717.5万千瓦装机,总投资404.22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其并网装机容量达2820.69万千瓦。三峡能源(600905)2021年募资227亿元,总装机规模4137.08万千瓦。
华电新能装机规模领先,截至2024年上半年,风电2751.58万千瓦、光伏2651.07万千瓦,总计5402.65万千瓦,但募资缩水至180亿元,不及同行,反映出监管趋严下的妥协。据市场统计,2024年,共有75家企业调低募资278.42亿元,华电新能缩水幅度居前。
公司前身为华电福新,2012年在港股上市,2020年私有化退市,注入资产后2022年更名,华电集团持股83.43%。若成功上市,将成为上交所主板新能源标杆,但高负债与应收账款问题使前景蒙阴。
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公司营收分别为217.41亿元、246.73亿元、295.80亿元和172.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54亿元、85.22亿元、96.20亿元和62.06亿元。
招股书注册稿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339.68亿元,同比增长14.83%,但净利润88.31亿元,同比下降8.2%,主要因综合毛利率下降和期间费用率提升。
巨额应收账款与高负债压顶
华电新能应收账款问题严峻。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公司期末的应收账款分别为309.35亿元、268.24亿元、355.19亿元和428.71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42.29%、108.72%、120.08%和248.48%,2024年上半年末较2020年末翻倍增长。
截至2024年6月末,应收账款中账龄超过1年的比例高达49.85%,其中逾期超过3年的占9.10%。与此同时,补贴款在应收账款中占比始终超过90%,凸显其对政策回款的依赖性。
巨额应收账款引发上交所在问询函中反复询问坏账计提充分性,尤其针对补贴政策变化、资产规模大等,要求说明收入冲减与减值计提是否充分,核查进展是否影响业绩,相关风险揭示是否充分。
公司将应收账款分为标杆电费、补贴及其他组合,补贴计提比例为1%、标杆电费零计提,低于三峡能源(补贴为2.75%-3.41%、标杆电费为0.30%-0.73%)。若按三峡能源标准,2020-2023年华电新能的税前利润将减少1.95亿元至4.81亿元,占当期利润的2.53%-5.60%。华电新能称,标杆电费由电网公司直接结算,周期1-3个月,历史上无坏账记录,补贴计提与节能风电(601016)、太阳能(000591)一致,较龙源电力(001289/00916)、大唐新能源(001798)谨慎。
公司的现金流与偿债压力进一步凸显。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0.53亿元,而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约366亿元和201亿元。2021-2023年,利息费用分别为40.5亿元、41.0亿元和45.2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6.3亿元。
核心问题是财务压力。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4440.90亿元,负债总额3244.69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73.06%,较2024年中的71.92%有所上升。2024年,公司连发8笔债券募资155.4亿元,仍难缓解高企的债务压力。
巨额应收账款与高负债拉响财务警报
盈利能力受限,核心原因在于发电效率下降与电价下行并存。
2021-2024年上半年,华电新能的弃风率从4.96%升至5.44%、弃光率从2.5%增至7.90%,高于2023年全国平均水平(弃风率约3%、弃光率约2%),且较同行偏高,显示其消纳能力不足。2024年上半年,公司风电收入119.95亿元(占比70.02%)、光伏收入51.35亿元(占比29.98%),但发电效率下降威胁收入增长。
此外,华电新能的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2021年的31.89%激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65.28%,若再上升10%,售电单价将下降0.96%,而2024年平均电价已较2023年下滑约5%。
补贴退坡与电价下滑形成双重夹击,2024年上半年公司补贴收入占比降至34.28%,较2021年减少超14个百分点。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市占率下滑。2024年上半年,华电新能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市占率分别为5.89%和3.71%,低于三峡能源等龙头。限电问题使发电量低于额定能力,类似行业案例中,太阳能2024年预告净利润下降20.82%-23.99%。华电新能预计2025年一季度营收91亿-99亿元,归母净利润26.2亿-29.4亿元,略有回暖,但尚无法判断是否盈利拐点。
项目赶工致111项处罚,新能源扩张“踩线”频现
2023年9月,华电新能在问询回复中披露,公司及子公司共收到111项行政处罚,其中94项被确认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处罚类型集中在环保、安全等领域。
公司解释称,受限于新能源项目开工紧迫、建设周期短、审批流程多等因素,部分项目在土地报批、环评、开工手续等方面出现滞后,导致行政处罚。这类情况在行业内具有一定普遍性,反映出新能源项目推进中的合规挑战。
监管尺度趋严下,这类非重大但频繁的处罚,亦提醒企业在扩张与合规之间需保持更好平衡。
华电新能IPO重启,募资缩水120亿元,既是监管趋严下的妥协,也凸显其财务压力。428.71亿元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争议和高企的73.06%负债率,叠加弃风弃光、电价下滑与市占率下降的风险,暴露其在新能源转型中的成长阵痛。
在华润新能源、中电建新能源等央企竞速上市的背景下,华电新能若成功登陆上交所,将成为新能源标杆。然而,在补贴退坡与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下,华电新能要站稳新能源龙头,已不仅是规模之争,更是穿越财务寒冬与兑现利润承诺的硬仗。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