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事长被罚3000万,股价却先涨70%再跌停,市场究竟在交易什么?”4月7日收盘,金城医药(300233)以16.75元封死跌停板,创下2025年单日最大跌幅。
这次跌停距离3月12日实控人赵叶青收到证监会3087.83万元罚单仅过去26天,而在此期间,公司股价曾因“新型烟草概念”上演过70%的涨幅。资本市场的分裂反应,揭开了这家淄博药企从抗生素龙头到转型的十年挣扎,也折射出一代“创二代”的商业沉浮。
被罚与涨停:一场迟来的资本清算
3月12日晚,金城医药公告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赵叶青因操纵证券市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合计拟被罚没3088万元,并禁入市场4年,但当日公司股价逆势涨停20%,此前两日已经大幅上涨,随后两周更因“尼古丁出口+日本谷胱甘肽替代”双概念最高触及23.22元/股。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的逻辑,似乎与公司的境遇背道而驰。
4月7日,由于市场整体趋冷,叠加赵叶青听证会临近的不确定性,当日公司股价20CM跌停,主力净流出9374万元,换手率12.76%,成交金额8.2亿元。这场过山车行情,恰似赵叶青掌舵14年的金城医药缩影——激进与保守、荣耀与危机始终如影随形。
“创二代”赵叶青转型路上的得与失
1976年出生的赵叶青,是典型的“创二代”,其父赵鸿富从乡镇建筑队起家,2004年跨界创立金城医药,主攻头孢抗生素中间体。彼时,28岁的赵叶青带着加拿大渥太华大学MBA学位归国,从总经理助理起步,用4年时间完成接班。2011年,35岁的他带领公司登陆创业板,成为“A股最年轻董事长”。
头孢侧链活性酯系列产品全球60%的市占率,是赵叶青的骄傲。
但2012年“限抗令”的出台,让抗生素行业骤然入冬,当年公司净利润仅录得0.42亿元,同比下滑25.68%,原计划投产的3000吨/年AE-活性酯新工艺项目未达预期产能,500吨/年呋喃铵盐和50吨/年7-AVC项目因需求不足长期未投产,当时的二股东复兴医药也首度减持。
为破局,赵叶青开启“化学+生物”双轮转型,斥资19亿元收购金城泰尔布局制剂,押注合成生物学打破日本谷胱甘肽垄断,甚至成立烟草事业部,跨界新型烟草赛道。
然而,激进扩张埋下隐患——2020-2024年,金城泰尔持续负战绩,累计亏损超3亿元。有投资者提问:既然金城泰尔一直亏损,严重拖累公司业绩,而且与公司主业关联不大,未来也看不到盈利,为何不转让此公司,集中资金发展合成生物产业?公司对此回应称:女性健康科技是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之一,金城泰尔是主要业务平台,与公司医药中间体、合成生物学板块具有产业协同优势;金城泰尔将持续按照集团发展战略,深耕女性健康科技领域,通过内涵和外延两种方式,加快产品研发、引进,构建女性科技产品产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对于烟草这一新赛道,市场虽投下狂热一票,但财报中该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2024年,公司“其他医药化工产品”营收8.89亿元,烟碱占比未单独披露。
2024年三大主业收入全线下滑
翻开金城医药十年财报,一条独特的曲线跃然纸上:2015-2024年,公司营收从11.79亿元逐步增长至33.73亿元,净利润却始终徘徊在1.08亿元至2.86亿元,2020年还出现4.89亿元的亏损。
2024年,公司营收录得33.73亿元,同比下滑4.66%。分产品看,头孢侧链活性酯系列产品、生物制药及特色、原料药系列产品分别下滑4.93%、9.19%以及13.39%;分地区来看,国内销售下滑 3.21%,国外销售下滑 9.97%。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同比增长 12.63% 至1.97亿元的净利润中有5689万元用于分红,赵氏父子通过24.08%持股独揽1370万元,而此前公司已经于半年报和三季报发布时两次分红,全年合计分红1.52亿元,占到净利润的77%。
更微妙的是,赵鸿富于2024年8月5日至12日减持金城医药299.95万股套现4316万元,赵叶青于8月14日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减持操作完成时间与立案时间仅间隔两天。
4月17日的业绩说明会将成为关键转折点。投资者将聚焦两大问题:若赵叶青落实市场禁入处罚,公司谁来掌舵?尼古丁业务能否兑现预期?而赵叶青的申辩听证结果,或将决定这场资本游戏的终局。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财中社立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