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3日,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红”)发布公告,总经理张锋因个人原因离任,由董事长杨斌暂代总经理职务。这一人事变动,为东方红资产管理近年来的困境再添注脚——曾经的主动权益“王者”,如今正经历规模缩水、业绩承压的阵痛。
在《财中社》看来,张锋的离任有些突然,却在意料之中。2月5日,《财中社》曾发表过《东方红的2024:权益规模跌回2019,张锋何以应对?》的文章,其时已然预感到任职满三年的张锋,将在今年面临艰巨挑战,但未想到变动来得如此之快。
对东方红来说,2024年是失意的一年。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其权益类产品(股票型+混合型)份额规模缩水204亿份,资产净值从1128亿元跌至919亿元,回到2019年的水平。这一缩水规模在公募持牌机构中位列第一。
事实上,2024年公募行业权益基金整体份额规模增长2.37%。从资产配置上看,其重仓的消费、地产板块(如贵州茅台、万科等)在2021年后持续回调,而错失AI等新兴赛道机会,进一步加剧了业绩压力。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东方红权益产品给持有人创造的回报分别为-70亿元、-347亿元、-158亿元及27亿元,4年合计-548亿元。
张锋于2021年8月接任总经理,彼时正值东方红从巅峰滑落的起点。2022年,他提出“二次创业”,试图通过平台化、多元化、市场化改革重塑竞争力,并强调“开放与进化”的企业文化。然而,三年多来,主动权益市场的低迷、产品业绩的疲软,让这一战略难见成效。
“张锋的离任是业绩压力与战略转型未达预期的结果。”一位接近东方红高层的业内人士表示,“公司需要新的领导层打破僵局。”
市场传闻,国信证券副总裁成飞或将接任东方红总经理一职。成飞是资管行业资深人士,深耕固收领域近20年,曾带领国泰君安资管固定收益团队取得突出业绩。他的到来,可能意味着东方红将调整业务重心,加强固收与多元资产配置能力。
不过,成飞面临的挑战不小。东方红以主动权益起家,品牌标签鲜明,若转向固收或被动产品,如何平衡传统优势与新方向将是关键。此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2025年以来已有10家券商资管高管变动,包括海通资管、兴证资管等,行业洗牌加速。
代任总经理杨斌表示,公司将持续深化集团协同,积极融入东方证券“大财富”业务体系转型,努力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凝心聚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为持有人创造更加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努力为资本市场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但未透露具体策略。
从市场反应来看,东方红需要面对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投研能力的迭代,转向多元化策略,覆盖科技、红利等新赛道;其二是,客户体验的优化,减少因产品设计(比如欠合理的封闭期)和高波动业绩导致持有人流失等;其三是业务多元化,如借鉴同业经验,布局ETF、量化等工具型产品,弥补主动权益短板。
《财中社》注意到,张锋曾经表示:“资产管理行业不进则退,同行都在日新月异的进步,如果东方红不能进步,甚至进步缓慢,都有可能在竞争中落败。”尽管他已经离任,这番话对其继任者仍不失警示价值。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