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芝麻智能(02533)靠着非经营因素,在2024年扭亏为盈。
作为“性价比”智驾芯片厂商,黑芝麻智能3月31日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实现收入4.7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12亿元增长51.8%。毛利率则显著提升,从24.7%提高至41.1%;经营亏损17.5亿元,净利润实现3.13亿元,扭亏为盈。
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逐步提高,黑芝麻智能、地平线(09660)、海思作为中国自动驾驶 SoC 市场的主要参与者,2024年都取得了亮眼的营收增长,黑芝麻智能则一举扭转了智驾芯片厂商的亏损难题,成为少数实现盈利的智驾公司。
具体来看,黑芝麻智能毛利从7714万元跃升至1.95亿元,经营亏损为17.5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17.0亿元略有扩大。然而得益于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从去年同期-31.8亿元变动为20.5亿元,导致2024年净利润为3.13亿元,2023年则巨额亏损48.55亿元。
市占率成谜
业绩公告称,2024年营收增长得益于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销售增加。全年,黑芝麻智能持续向国内头部汽车比亚迪(002594)、东风(600006)、吉利(00175)等销售芯片及解决方案,量产车型使用数量稳步增加。
公司的主营SoC(系统级芯片)产品包括两大系列:专注于自动驾驶的华山系列,及专注于跨域计算的武当系列。具体来看,华山 A1000 系列 SoC 针对自动驾驶,支持 L3 及以下应用场景的 BEV 融合算法,目前正在开发设计算力为 250+ TOPS 的 A2000,针对 L3 及以上。武当系列 SoC通过结合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及其他计算功能于一个 SoC, 迎合智能汽车跨域计算需求。
目前,华山 A1000 家族芯片已处于规模化量产状态,获得国内多家头部车企采用,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吉利集团等国内多家头部车企。据黑芝麻智能消息,公司的华山 A1000 方案助力了吉利的千里浩瀚 H1,该智驾系统全系标配黑芝麻智能华山芯片 A1000 两颗。
招股书亦显示,黑芝麻智能的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客户数,由2021年21名增加至2023年69名。
具体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招股说明书中称,2023 年,按照收入计算口径,中国市场自动驾驶芯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前五大分别为 Mobileye(27.5%)、英伟达(23.7%)、德州仪器(4.8%)、地平线(3.6%)、 黑芝麻智能(2.2%);按照出货量口径,2023年中国高算力(50+ TOPS)自动 驾驶 SoC 供应商主要为英伟达(72.5%)、地平线(14.0%)、黑芝麻智能(7.2%)、 瑞萨(5.6%)、高通(0.4%)。似乎与其国内竞争对手差距不大。
然而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4 年上半年,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智能驾驶计算方案(覆盖从 L0 到 L2++的低中高阶智能驾驶)中,地平线以28.65%的市占比位居第一,其后为 mobileye(23.3%)、瑞萨(13.7%)、英伟达(12.3%)、海 思(7.2%)、赛灵思(4.3%)。未见黑芝麻智能的身影。
毛利率显著低于同行
除了与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大相径庭外,黑芝麻智能的另一大问题在于公司的毛利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黑芝麻智能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6.1%、29.4%及24.7%,并不断走低。公司称毛利下降的原因是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收入贡献增加,当中涉及更多硬件部件,其毛利率较低。
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部分,黑芝麻智能毛利率由2021年的18.6%上升至2022年的 24.2%,随后下跌至2023年的21.4%。到了2024年,该部分毛利率虽得到明显提升,增长至37.4%。但是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这个水平明显较低。
相较于“友商”地平线的汽车产品解决方案业务,具可比性的毛利率2024年为46.4%,与2023年(44.7%)水平相当。
当然,除了智驾芯片这类硬件产品外,地平线还具有授权及服务业务软件产品,该板块毛利率前两年高达90%左右,显著提高了地平线总体毛利率水平。2024年,地平线总体毛利率为77.3%,大幅高于黑芝麻智能的41.1%。
面对高研发投入、高技术壁垒的智驾芯片竞争格局,黑芝麻只能寄希望于用低价赢合作。
华山系列芯片中的 A1000 芯片价格仅为英伟达(NVDA)同类产品的 1/3,华山二号 A1000L 单价低至 15 美元 / 颗。相比之下,英伟达的高端产品 Orin - X 芯片成本超 400 美元,地平线征程系列约 50 美元 / 颗。
这使得黑芝麻智能芯片在中低端市场价格优势明显,能够满足注重成本控制的车企需求。例如华山 A1000 系列芯片主要覆盖 20 万元及以下车型,如吉利领克 08、领克 07、银河系列,东风 eπ007、东风 eπ008,合创 V09 等。搭载吉利 “千里浩瀚” 智驾系统的车型更是10 万元级车型。
反差较大的是,黑芝麻智能整体毛利率较低的同时,费用率却明确高于同行。
年报数据显示,黑芝麻智能2024年销售费用率25.5%,管理费用率77.8%,研发费用率302.6%,而地平线的三项费用率分别为17.2%、26.8%、132.44%。
由此亦可见,黑芝麻智能当前还处于疯狂烧钱阶段。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财中社立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