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开年不足两个月,公募基金市场呈现显著分化。在AI、机器人等科技板块强势推动下,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率突破60%,但随之而来的资金涌入压力迫使绩优产品密集启动限购模式。截至2月21日,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016530)、永赢先进制造智选(018124)等年内冠亚军产品已相继设置单日申购上限,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绩优基金限购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一是投资策略容量限制,如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重仓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持仓集中度高,规模过快扩张可能影响调仓灵活性;二是保护持有人利益,避免新资金摊薄收益,例如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经理张璐明确表示,限购旨在引导投资者分散配置,避免押注单一赛道;三是应对客户集中度风险,部分基金通过限购控制机构资金占比,确保组合稳定性。
以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为例,该基金年内收益率达65.79%,近一年涨幅超120%,主要得益于对中坚科技、兆威机电等机器人概念股的精准布局。规模方面,该基金从2024年三季度末的2.49亿元激增至10.35亿元,增幅达316%。类似地,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规模从4.28亿元增至17.62亿元,年内收益达62.15%。此外,招商优势企业混合、中航趋势领航混合等基金亦通过调仓AI板块实现业绩跃升,同时加码限购措施。
资金持续涌入绩优产品,推动ETF领域亦现“越涨越卖”现象,但机器人、AI主题ETF份额逆势增长近80亿份。这一趋势促使基金公司加速布局细分赛道产品,如华宝基金近期连发两只人工智能ETF,但部分机构提示需警惕短期炒作风险。
尽管限购短期内缓解了规模压力,但基金经理普遍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需把握AI技术迭代与机器人产业爆发的机遇,另一方面需平衡规模扩张与投资策略的可持续性。鹏华基金闫思倩表示,2025年或成“机器人元年”,中国有望在AI+领域实现全球领先,但其强调需关注技术落地与商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市场增量资金入市预期增强,政府近期出台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或为公募行业注入新动能。
当前公募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优先”的战略转型,绩优基金限购既是应对短期市场波动的举措,亦折射出行业对长期价值投资的回归。未来,随着基本面改善与资金面优化,基金业绩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投资者需理性评估策略适配性。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财中社立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czs@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