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AI眼镜行业规范落地 有望快速放量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邓芷晴 1.7w阅读 2025-02-21 13:22
2月21日,东吴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

2月21日,东吴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

行业催化不断,AI眼镜是今年必看的主线!

近期行业热点:1)2025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Rokid创始人祝铭明佩戴最新款Rokidglasses发言;2)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S–DreamLab,为AI眼镜行业提供可参考评价指标。3)中国电信自研AI眼镜预计最快于2025年5月正式上线。4)今年Rokid、小米、字节、Meta等厂商均有AI眼镜产品发布。

行业规范落地,大厂打样,小厂跟随,AI眼镜有望快速放量。

信通院发布AI眼镜行业评价指标,该指标以RayBan-MetaWayfarer智能眼镜为标杆,从基本规格、音频、图像、防抖、交互、续航、安全隐私7个模块、超60个测试项规范行业标准。认为,行业规范落地有望推动更多小厂跟随进入行业,加速产品放量。

AI眼镜:轻量化+价格低的AI智能眼镜今年有望打开500w+放量空间。

CES2025上,不带显示的AI智能眼镜重量普遍<40g。同时,AI眼镜售价进一步下探,雷鸟AI眼镜售价降低至1800元,闪极AI眼镜价格降低至999元。小米AI眼镜落地有望开启AI眼镜降本之路,将AI眼镜推向更多消费层级客群。随着AI眼镜普遍减重至40g以内,降本至千元内,预估AI眼镜2025年达到500w+出货量,2028年实现5000w放量。

大厂入局具备显示环节的AR,2025年也是AR眼镜的拐点年。

2025年,Meta、Rokid、雷鸟、三星均将尝试将光学显示环节加入AI眼镜。我们预估随着光波导、Micro-LED等技术逐渐成熟,光学模组重量和成本下降。应用场景更广的AI+AR眼镜有望走向C端。预估中长期AR眼镜有望达3000w出货量,对应330亿元光波导市场空间,180亿元Micro-LED市场空间!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财中社立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czs@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