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rc.caizhongshe.cn/10-5-5ee5ccce7ccfbb1a880d5705a7dd2b92.png)
财中社2月13日电 中信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认为2025年国内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翻倍,带动国内350亿增量市场。芯片、控制、传感、连接四大环节均有望受益,其中芯片、控制器弹性较大、格局清晰。考虑到2026年自主车厂有望跟进智驾平权战略,行业近两年景气度有望持续走强。当下,我们建议核心关注比亚迪供应链以及芯片国产化两条主线。
▍智驾产业链: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2025年翻倍,国内千亿空间,350亿增量市场。
1)产业概况:智驾产业链硬件层面有智驾芯片、控制器、传感器、连接器四大环节,随着智驾方案功能等级的提升,其各环节价值量均会快速增长,高阶方案相比低阶方案价值量可有十倍以上提升。
2)产业变化:随着中阶智驾方案的降本和标准化,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车厂开始推动高速NOA功能在低价格带车型上量产,带动行业渗透率翻倍增长,市场空间快速扩容。
3)渗透率测算:用Bottom-up的方法测算,我们预计国内高速NOA渗透率将从2024年11.3%增长到2025年26.3%,城市NOA将从2024年6.1%成长至2025年10.9%。
4)弹性测算:我们预计智驾产业整体规模有望从2024年705.9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056.0亿元,同比增长49.6%。
▍产业链价值分配:四大环节均受益,芯片、控制器弹性较大、格局清晰。
芯片:国产替代是智驾芯片行业的核心发展逻辑。高阶智驾芯片是其中的增量市场,我们测算其2025年国内出货量有望超890万片,同比增长93%,市场空间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74%。
控制器:智驾产业的整机环节,低阶产品由海外供应商主导,高阶产品国产化率较高。2025年国内我们预计出货量约1700万套,同比增16%,其中行泊一体域控613万套,同比增长超140%。控制器整体市场空间超547亿元,同比增长58%,行泊一体域控占比约84%。
激光雷达:国内车企搭载城市NOA功能的车型几乎标配激光雷达,激光雷达行业仅四家供应商,未来份额有向两家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我们测算2025年国内出货量有望超270万台,同比增长超75%。
摄像头:中高阶智驾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传感器,且相比低阶方案单车配套数成倍提升。行车摄像头是主要增量市场,我们预测2025年出货量有望达到4976万颗,同比增长超70%,市场空间超120亿元,同比增长约65%。
高速连接器:高速连接器与传感器在数量上一一对应,行业国产化率较低,高阶智驾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500元。我们预计2025年用于智驾功能的高速连接器国内市场空间超115亿元,同比增长41%。
▍投资展望:2025年关注比亚迪供应链、芯片国产化两条主线,2026年关注自主车厂跟进。
1)比亚迪供应链: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将为高阶智驾市场贡献200万辆左右增量,贡献高速NOA销量中过半的增量和城市NOA销量中三分之一的增量,认为产业链2025年核心收入弹性将围绕比亚迪产业链控制器、高阶智驾芯片、连接器三大环节展开。
2)芯片国产化:地平线智驾芯片新产品料将在2025年量产,其性能、性价比已优于海外产品,定点获取超百款。
3)持续性:认为2025年比亚迪推动的智驾平权是产业链景气度上行的起点而非终点。我们预计2025年高速NOA自主车厂销量占比不足50%,在2026年其他自主车厂跟进比亚迪战略后,销量占比有望上升至55-60%,行业渗透率将继续上行至37%-42%,产业维持高景气。
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自动驾驶算法迭代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自动驾驶落地法律合规性风险;消费者接受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供应链扰动风险;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
认为智驾产业链将迎来自2021-2022年行情后的第二波投资机会,即在中高阶智驾方案成熟且降本后由自主车企推动的“智驾平权”,使中高阶智驾功能向中低价格带车型渗透,并带动行业渗透率快速翻倍增长。从Bottom-up的测算方式来看,认为当前智驾产业尤其是围绕中高阶智驾功能的产业链具备较高确定性和配置价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newsroom@caizhongshe.cn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财中社立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czs@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