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601238)董事长曾庆洪辞任,换任冯兴亚。2月4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曾庆洪因到龄退休,辞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委员职务,将不再公司担任任何职务。接棒者为冯兴亚,其于2月3日火速上任。
“薪酬第一人”冯兴亚:从日系合资突围新能源
55岁的冯兴亚早在2016年11月就上任广汽集团总经理一职,兼任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多个职务。从2004年加入公司至今,冯兴亚已经在广汽集团工作了20余年。
《财中社》发现,虽是“二把手”,但冯兴亚的薪资长期位居公司管理层“第一人”。据东方财富Choice,2023年,冯兴亚年薪281万元,在高级管理人员中收入排行第一,自2018年,他的薪酬就跃升至管理层工资第一人,而时任董事长曾庆洪2023年薪仅为133万元,报酬位于总经理、6位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之后。
冯兴亚主要负责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包括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昊铂,2024 年传祺、埃安品牌销量为78.9万辆。
冯兴亚主导下的公司新能源汽车在2024年表现不佳。埃安品牌销量37.5万辆,同比下滑21.9%;新能源汽车业务合计销量为45.5万辆,同比下滑17.3%。
2024年11月广汽集团“迁都”广州市番禺区,开启三年计划“番禺行动”。公司从广州CBD迁往郊区番禺,即自主品牌研产供销的一线,目标在 2027 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 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 200 万辆。
“成也合资,败也合资”:曾庆洪时代的广汽合资车
63岁的曾庆洪,是广汽集团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的重要推手。曾庆洪于1997年加入广汽集团,自2005年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2016年10月起任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兼任广汽丰田董事长、广汽乘用车董事长,历任广汽本田董事及执行副总经理、广汽工业集团及广汽集团副总经理等职务。
曾庆洪执掌广汽集团以来,主导了与日系车企的合资布局,公司乘中外合资汽车的红利进入高速发展期。曾庆洪推动广汽丰田、广汽三菱等品牌崛起,使广汽集团因合营企业销量托举,归母净利润从2015年的40亿出头激增至2017-2018年的逾百亿规模,营收从从2016年的494.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97亿元。而销量也从2016年的165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250万辆。
然而,成也合资车,败也合资车。曾庆洪掌舵广汽集团期间,公司销量主要来源于日系合资车,而随着政策变动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燃油车市场逐渐萎缩,以省电、性价比高著称的日系汽车不“香”了,广汽集团迎来阵痛期。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自2023年起,广汽本田、广汽丰田销量业绩承压,其中广汽本田已进行减值、减员赔偿;2024年前三季度两者销量分别同比下滑29%、28%,广汽本田已出现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进行了产线减值(处理约 29 万燃油车产能)及减员赔偿,全年合计约 14.5 亿元开支。
面对主营合资业务下滑,曾庆洪曾转型新能源尝试自救。2017年11月,广汽集团募资150亿发力集团新能源汽车与前瞻技术研究、自主品牌车型等项目。2018年曾庆洪的战略目标也放到推进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上,落实与华为、腾讯、科大讯飞等伙伴战略合作。
但曾庆洪主导下转型期的公司财报并不乐观,2024年销量更遭“滑铁卢”。2025年1月11日,广汽集团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亿元-12亿元,同比减少72.91%-81.94%;归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亿元到-47亿元,同比减少192.37%到231.56%。2024年销量200万辆,同比下滑20%。
作为接棒者,在新能源汽车后半场淘汰赛的赛道上,冯兴亚能否带领广汽集团走出“合资依赖症”困局,实现再次逆袭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newsroom@caizhongshe.cn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财中社立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czs@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