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百利天恒(688506)接连公告,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和H股上市进展。
数据显示,公司预计全年实现营收约5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932.27%;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43.8亿元,将结束连续三年亏损。
另一方面,公司向资本市场释放另一重大信号:重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且于1月21日刊发申请资料。2024年7月10日,百利天恒首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次重新递交H股上市申请,距离首次递交申请仅过去数月,其急切之情可见一斑。
其实,百利天恒“双面”发展背后也有隐忧。
数据跃升背后:合作款项掩盖核心业务压力
2024年度百利天恒业绩预增,然回顾过往业绩,《财中社》发现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营收连年缩水,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2.82亿元和-7.8亿元,处于连续亏损状态。
深究业绩预增背后的原因,关键密码在于核心产品BL-B01D1的海外合作。
2023年12月,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BMS以84亿美元的总交易额引进BL-B01D1在中国以外的全球独家权益,其中8亿美元的不可撤销、不可抵扣首付款在2024年一季度到账,直接推动公司营收的大幅攀升。
若剔除8亿美元(约58亿元人民币)合作款,百利天恒营收将大幅缩水,这表明抛开这笔一次性收入,其核心产品销售及其他业务盈利能力欠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因合作款盈利,但后续经营状况不佳,第四季度在无合作款支撑下再度亏损,短暂盈利后重回亏损,凸显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市场也因此担忧百利天恒的真实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若未来无法从核心产品销售获稳定收入,或在新品研发、市场拓展上遇阻,仅靠大额合作款支撑业绩,其长期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这也是其急于谋求港股上市的原因之一。
H股上市:创新药“烧钱”之困
尽管百利天恒在2024年凭借BL - B01D的海外授权挽救了亏损,但其创新药业务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从研发投入来看,2018-2023年,公司的研发费用持续攀升,分别为1.44亿元、1.81亿元、1.96亿元、2.79亿元、3.75亿元和7.46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也从12.92%一路增至132.81%。
尤其是2023年,高强度的研发支出使得公司面临着流动性方面的压力,年末货币资金仅剩4.04亿元,债务总计12.7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近90%。虽然2024年收到BMS的8亿美元首付款,资金情况稍有改善。但债务仍在攀升,到2024年三季度末,负债合计27.18亿元。公司后续研发还需大量资金,这对其资金储备和融资能力都是严峻考验。
百利天恒的核心产品 BL-B01D1已取得一定研发进展,目前在中国和美国开展超20项针对多种肿瘤的临床试验,其中7个用于癌症后线治疗的单药试验进入III期。但创新药从临床试验到获批上市变数多。临床试验结果不理想、安全性存问题等,都可能阻碍研发,甚至导致失败。不少创新药就在临床阶段耗费大量资源后折戟,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即便BL-B01D1上市,商业化之路也困难重重。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创新药面临进院难、医保控费等问题。医保谈判常使药价承压,影响盈利能力。市场推广还需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搭建销售渠道和推广团队。
若BL-B01D1 商业化不及预期,公司从BMS获得的里程碑付款和产品销售收入都会受影响,进而不利于公司业绩增长和持续发展。
公司在风险提示中指出,在创新候选药物商业化盈利前,若无法维持现有上市产品的销量、定价和利润率,公司运营、收入及盈利能力将受负面影响。2021年至2023年度以及2023年和2024年的前9个月,公司制药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7.95 亿元、7.02亿元、5.60亿元、3.77亿元和3.27亿元,呈下降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主要上市产品是仿制药,受带量采购影响,价格和销量双双下跌。在创新药商业化前,现有上市产品销售短期内仍为公司收入重要来源。一旦其表现不佳,公司收入将大幅缩水,阻碍新产品研发投资,不利于长期发展。
仿制药市场“寒冬”:集采冲击与股东减持
百利天恒拥有创新生物药业务板块和化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两大业务板块。当前,公司不仅创新药业务面临挑战,仿制药业务也困境重重。
公司在2023年年报中谈到:“仿制药盈利水平尚无法覆盖创新生物药研发投入,故报告期内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近年来,国家推行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仿制药市场遭受巨大冲击。百利天恒主要化药制剂产品上市久,竞争激烈,像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等被纳入集采目录,因未中标,市场份额大量流失。
面对困境,有股东选择撤退。2024年3月,百利天恒股东OAP III (HK) Limited 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公司股份5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8%,减持金额约6亿元。转让完成后,OAP III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从8.49%减少至7.11%。公司运营资金和股东信心双双承压。
业绩暴增背后是一场短期利好的狂欢,但核心产品的销售与研发投入的可持续性,才是百利天恒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面对创新药商业化的种种难题、仿制药市场的集采冲击,以及债务高企的现实,百利天恒急于登陆港股,意在为发展争取更多弹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newsroom@caizhongshe.cn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财中社立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czs@caizhongshe.cn。